“请大家迅速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主动作为,带头示范,全员参与,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天津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日来,我校统一战线成员落实校党委部署要求,积极响应各民主党派、市知联会的倡议和号召,迅速行动,主动参战,深入街道、社区、学校战“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建议换成。志愿者们当好心理援助“疏导员”,核酸检测“服务员”,疫情防控“宣传员”,社区防疫“守护员”......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统一战线成员的使命担当,诠释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勠力同心、共克时艰的家国情怀,共同画好抗击疫情的最大同心圆。本期,推出统一战线成员吴真、婀茹娜、梁卿、刘玲、方强等5名党外教师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

在全市上下周密部署,快速行动,打响“奥密克戎”阻击战的同时,疫情下的心理保卫战也悄然开始。我校无党派人士、校知联会会员、职业教育学院教授吴真,作为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积极响应市教委、市科协的号召,1月13日做客“天津抗疫 心理援助”首场直播,针对疫情下的社会家庭需求,对话主题“疫情期间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在线观众量达十万之多,老师和家长们的反馈非常好,受用良多。自2020年湖北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开始,吴真就加入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幸福基金联合成立的公益热线,长期致力于心理公益援助,此次天津疫情爆发,吴真继续坚守在心理援助一线,每次值班两小时进行电话心理咨询,为来询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面对大工作量,虽然很累,但是吴真说,希望能够用自己所学专业更好的服务社会,真正让心理学“顶天立地”,不仅要做出一流的学术研究,而且要接地气,走向基层民众,解决民众的心理需求,真正帮到老百姓。

心理战疫的同时,吴真不忘自己还是一名“社区人”。1月11日晚上听说楼长要招募核酸检测工作的志愿者,关键时刻她挺身而出。54岁的吴真实属“大龄志愿者”,但她依然逆行而上,二筛到五筛的核酸检测工作,从未缺席。12日的二筛从晚上八点才开始,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次日凌晨,夜晚的津城寒风瑟瑟,收拾好东西之后,她拖着冻麻的双腿回到家,抓紧时间继续准备第二天的公益讲座。心理讲座、援助热线、志愿服务...吴真经常是披星而出,戴月而归,每天回家躺在床上都想着第二天能稍微歇歇,但是一觉醒来又义无反顾的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用行动诠释了“逆行者”的“无私奉献”,因为她坚信,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世界很大,希望每个生命的绵薄之力化为爱的传递,让疫情之下的城市充满温暖。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图书馆馆员婀茹娜闻“疫”而动、勇于担当,主动加入到社区志愿者服务的队伍中,于11日和12日两天先后奔赴河东区二号桥地毯厂映日嘉园社区、河东区唐口街卫国道社区金盾里小区两个社区,参与核酸检测一次筛查补检和二次筛查的志愿服务,负责维持居民队列秩序,协助做好核酸检测取样保障、手动将部分手写居民信息录入核酸检测系统等工作。作为一名民建成员,婀茹娜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细致观察,认真体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忘民主党派成员建言咨政的职责使命。第一天志愿服务结束回家,来不及卸下一身疲惫,连夜撰写了《关于新冠疫情战时征用闲置公交车辆作为核酸筛查间等的提案》并提交民建市委会,14日跟随民建河西区委会向河西区奋战在工作一线的人员开展慰问活动。作为图书馆馆员,她协助编辑制作“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图书馆推动开展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微文,为战胜疫情贡献图书馆人的坚强力量。婀茹娜说,疫情之下的天津虽格外寒冷,但居民们守望相助、社区干部组织得力、医务人员无私奉献、市委市政府正确指挥,共同汇聚成天津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硬刚”奥密克戎的斗争之火!她坚信,艰难困苦的寒冬终将过去,生机盎然的春日定会到来,天津人民一定能够夺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胜利!
民盟盟员、职教学院教师梁卿听令而行,“疫”不容辞,下沉到津南区双港镇海天馨苑社区,前往核酸检测站现场,参与开展入户核酸检测登记、人员信息核查、人群疏导、维持秩序等工作,经过近八个小时的奋战,他圆满完成海天馨苑社区交办的全员第二轮核酸筛查有关工作。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梁卿既是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亦是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梁卿说,“作为一名下沉到社区的高校教师,会尽己所能为天津的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学生做良好示范,相信待凛冬散去,天津必又星河长明。”

“您好,我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老师,我叫刘玲,这次安排到咱们社区做疫情防控工作,今天特向您来报到。”1月12日早上8点整,民盟盟员、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教师刘玲老师准时来到津南区双港镇桃园社区居委会,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按照社区防控的统一安排,刘玲老师被安排到居委会办公室,负责统计本小区居民的所有核酸检测数据、为到访居民耐心解答核酸检测的相关问题,到各个楼门口张贴核酸检测的相关通知,虽没有在核酸检测的现场服务,但是作为整个社区的指挥中心,她和战友们来的最早、走的最晚,做的表最多、说的话最多,工作中每一组数据都不能出问题,每一个通知都不能出差错,每一次解答问题都是不厌其烦。晚上22点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此时看到两个没有照顾的孩子已经进入梦乡。13日,为了能够让不能来现场检测的居民及时完成核酸检测,刘玲又早早离家开始了新的一天工作,她带着医务人员到提前登记的居民家中,为高龄、生病等不方便出门的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全员覆盖,全体居民“一个也不能少”。刘玲说,“这次奥密克戎突降津城,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打不垮我们战胜它的信心和决心。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把此次志愿服务的经历融入到我的教学课程中,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引路人。”

“数九”抗“疫”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面对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校知联会会员、电子工程学院教师方强第一时间向学院报名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工作。12日到社区报到的第一天,方强老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第二次核酸检测筛查工作中,他耐心引导居民下楼,有序组织排队候检,细致录入人员信息,等最后做好收尾工作,回家已近凌晨。不顾疲惫,一一梳理总结相关工作情况,第二天他主动联系社区负责人,提出工作建议,协助做好三筛的各项筹备工作。14日,他承担后勤保障工作,负责防疫物资的管理和发放,先想一步,先做一点,忙而不乱的三个半小时工作,为有序做好三筛提供坚强后勤保障。方强说,下沉之初,社区有点不好意思给我们这些志愿者安排太累的工作,为了打消他们顾虑,自己主动请缨做基础工作,告诉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干部不怕苦不怕累,来社区的目的就是为两个字“服务”,一切听从指挥服从安排,打扫卫生都没关系。正是像方强这样一个个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下沉干部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所有天津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信念和决心,核酸大筛工作一次比一次井然有序,历时一次比一次短。短短三天的社区工作,让方老师深深的感受到:你我的微薄绵力,共同凝聚成巨大的抗击力,奥密克戎病毒必将被扼杀在津门内!天津加油!
感谢所有闻令而动、星夜出征的人,感谢所有辛勤工作、默默坚守的人,感谢所有配合抗“疫”、守望相助的人,正是因为人人有担当,才点亮星星暖光,更是因为津城人民团结拧成大麻花才能将星星暖光汇聚成点亮全民抗“疫”的火炬,温暖了数九寒冬的津门大地。同心抗“疫”,共度时艰,硬刚“奥密克戎”,天职师大人在,天津人民一定行!让我们共护津门,平安无恙!